以初心積跬步,以跬步致千里:專訪德大機械(昆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景崧
2022-6-27 來源:數控機床市場 作者:呂曉峰
荀子《勸學》有言 :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凡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道理,在機加工行業更是屢試不爽。相較于德日等老牌工業強國,我國機床行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功能部件、數控軟件等相關基礎工業的配合。
在機床供應鏈上游,有一家專研刀具自動化換刀機構的廠商,多年來一直秉承 “助力中國制造大國崛起” 的初心,持續不斷努力,雖有新冠疫情影響,仍然取得不俗業績,它就是德大機械(昆山)有限公司。近日,公司總經理王景崧接受了本刊的專訪,分享了他從業多年的堅守與創新。

德大機械(昆山)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景崧先生
《數控機床市場》: 王總,您好。首先請您介紹一下德大機械(昆山)有限公司的基本情況。
王景崧 : 德大機械集團 1994 年成立于臺灣黃金縱谷北端的神岡,至今已經擁有 28 年以上的專業經驗,是享譽世界的刀具自動化換刀機構供應商。集團旗下匯集江蘇德大、德川、德山、德睿、睿塋、德科、德上、德九等多家子公司,核心產品包含刀庫、旋轉工作臺、高速主軸、工業 4.0。尤其是在刀庫領域,德大機械發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致力于各式刀庫研發,產品外銷比例超過 60%,遍及日本、韓國、新加坡、意大利、德國、美國及印度等國家,堪稱全球最具規模的刀庫專業廠商。
為了更好地服務大陸客戶,集團在 2005 年成立上海德皇機械有限公司,2011 年加大投資成立德大機械(昆山)有限公司,從事立式及臥式機臺自動換刀機構的設計與生產,其中立式包括有圓盤式、鏈條式、斗笠式及傘型刀庫。此外,公司還承接各類客制化刀庫的設計與生產。
《數控機床市場》: 在您看來,昆山德大對于德大機械集團而言,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的核心競爭力又有哪些?
王景崧 : 放眼全球市場,中國大陸地區近十年來均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勢頭。昆山德大的成立也是為了積極響應大陸成長迅速及快速變化的市場,我認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便是就地化生產、發市場、創造屬于現有市場真正需要的產品,兼顧質量的同時增加產品的性價比。
《數控機床市場》: 過去的幾年里,哪幾類刀庫產品在大陸比較熱銷?原因是什么?
王景崧 :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貿易順差已超美國,在大量需求下,中國需要的是能迅速做出大量產品特性的設備,自動換刀機構產品在任何需要用到刀具的加工機床產品上都有需求。過去幾年,大陸市場對刀庫需求較多的機型為小型加工機,這些機臺主要制作 3C、手機、滑板車、腳踏車、電瓶車、汽車、模具等。圓盤式側掛刀庫與鉆孔攻牙機前置式刀庫尤為熱銷。

德科可視化數字系統 - 手機進行加工設備監控與訂單追蹤
不過隨著人才人力短缺問題,在未來有能力改善工序制程的廠一定會整合多任務序制程加工,這時就得使用更多刀數的刀庫,最直接的案例就是手機主體加工工藝,從原本的 20 刀左右的工藝,現已來到 28 刀的需求。德大已為市場開發了 #40*36T 圓盤式刀庫和 #50*30T 圓盤式刀庫,客戶也可選擇擴 30T-60T 的鏈條式刀庫和 #30*30T 鉆孔攻機前置式刀庫,滿足未來客戶的需求一直是我們孜孜以求的目標。
《數控機床市場》: 目前,客戶對于自動換刀機構產品的需求,呈現怎樣的新變化?
王景崧 : 用三個字來概括 : 快、輕、準。在機床工業產品往中高端發展將會是未來趨勢,采購需求用標案條件來比喻,就是從價格標變成最有利標,從原本以成本售價為主要采購條件,變成質量與技術匹配的產品導流。大陸現有滿地開花的整機廠,過往的價格競爭將無法帶來合理利潤,較難長遠經營,只有真正以質量、技術、投入研發改善等的企業與產品,才能走的更長遠。而德大一直在沿著這個道路前進。
《數控機床市場》: 能否結合跟我們分享一個客戶選購德大刀庫的故事。
王景崧 : 我們有一家合作數十年的整機客戶,前往終端使用者進行客戶巡訪服務,此時終端用戶提出,只有能把廠內舊設備進行修繕保養,讓效率再提升并延長產品壽命,才愿意下新訂單給整機廠,其中有幾臺設備使用的是德大 A 系列刀庫產品,此款刀庫已于 2002 全面換線為 K 系列,零件交付不易,昆山德大故建議客戶減少等待時間,提出更換 K 系列新款刀庫替代,而且不需更換接口座,但客戶最終沒有同意,并表示不是錢的問題。我經溝通后用最短的時間幫客戶從臺灣集團總部取得該零件,并和整機廠與用戶成了好朋友,在一次閑聊中,我好奇向此終端用戶詢問,既然不是錢的問題,能否告知不想更換的真正原因。用戶說此機床是他在當年創業時所購得 4 臺設備,從 1998 年至今還在崗,雖然效率沒有現在的設備好,但依舊保持了加工能力,這樣做是故意考驗我們和整機廠有沒有能力把當年所生產的設備恢復當初的性能,果真我們做到了,用戶見證我們公司產的質量與服務能力后,從此安心使用,并成為值得信賴的伙伴。
《數控機床市場》: 作為公司的領導者,您一直把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關鍵戰略。疫情期間,德大也創新性地引入了數字化解決方案,請您分享一下這方面的具體情況。
王景崧 : 新冠疫情對諸多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機加工行業也在所難免。特別是物流受阻,使得供貨商進出口程序都變得異常繁瑣。為了有效提升交貨期、控制成本,我們最近投資 1200萬美元打造 “數字化工廠”,此舉可以將大部分的零配件本地化生產、自動化生產,降低生產的物流與時效成本,使產品價格更親民。
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昆山德大還導入集團旗下公司德科自主研發的 “可視化數字系統” 來進行智能化的可視化目標管理,減少人員反復而無效的溝通成本和錯誤,從傳統的基于紙張的方法轉型更精簡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朝工業 4.0 目標邁進。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可用于制造商的新工具和解決方案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為企業提供了廣泛的競爭優勢。
其實,數字化方案最重要的三個工具是人工智能、擴展現實和自動化,所有這些工具都有助于企業應對未來的挑戰。對內可以更有效地提升交貨期、降低成本、精準掌控產品品質與質量,對外更能服務客戶的代加工或客制化加工。
我很喜歡任正非的一句話 : “誰來呼喚炮火,應該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 的確,創新永遠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創新方向的選擇將極具挑戰性,必須以滿足客戶和員工需求而且符合未來行業發展為目標。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引入只是我們創新的開始,未來我們還將做更多的嘗試。
《數控機床市場》: 采訪的最后,想聽聽您對今年機加工行業前景的分析。
王景崧 : 作為一個技術、勞動、資金密集型的行業,機床行業的門檻其實非常高。它要求企業既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又要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只有綜合實力強的大企業才具有競爭力,雖然當前行業中的民營企業很多,但真正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知名品牌還需要時間和經驗的沉淀。

懷揣實業報國初心的昆山德大精英團隊
放眼未來,工業 4.0 技術一定會成為全球機床生產廠商生存的必備技術,企業需要更敏捷和靈活的生產系統和供應鏈,練好數字化內功,方可在應對疫情方面有更好的表現。其中,通過設備數據上網,在疫情期間進行遠程運維,在人員難以到場的情況下維持業務運營,是工業領域數字化最典型的案例。此次疫情還將改變機床制造企業的戰略節奏和行動力,顯而易見,這個時代正在經歷一場無形的變革,有人嗅覺靈敏早已開始蛻變,而很多人卻沉淪在危機中卻毫不自知……
習近平主席強調要 “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三個轉變在相當長時期內,將是中國機床行業為之奮斗的目標!功不唐捐,玉汝于成!雖然做實業不易,但希望所有機床業的同行,不要辜負我們自己經受的苦難,更不要辜負我們實業報國的初心!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