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工業機器人核心技術從“被卡脖子”到“自主掌握”
2021-8-17 來源:- 作者:-
隨著現代工業技術的不斷升級和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全球制造業變革的重要方向和競相爭奪的制高點。工業機器人是智能制造業最具代表性的裝備,也是我國發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撐之一。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機器人等產業創新發展,推進危險崗位機器人替代。
在中國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過程中,格力在智能裝備領域持續發力,擁有專業的機器人產品及集成應用項目研發制造、實施團隊,目前已研制出水平多關節(SCARA)機器人、六自由度關節機器人、并聯機器人、四軸碼垛機器人等不同種類機器人產品并實現量產,可應用于家電、家具、電子等領域的產品生產組裝、拋光打磨、噴涂焊接等崗位工序。
無論是哪一工業機器人,它們的反應速度、操作精準度和穩定度,絲毫不比真人差。這都離開不開它們自身搭載的核心零部件——格力工業機器人用高性能伺服電機及驅動器。
今天就帶大家認識格力工業機器人的強心臟——伺服電機。

機器人的“強心臟”
伺服系統作為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中的執行元件,是整個工業機器人的“心臟”,除了可以進行速度與轉矩控制外,還可以進行精確、快速、穩定的位置控制。
然而,國產伺服系統在技術與性能上與國外品牌有較大的差距,是我國機器人產業需要突破的關鍵短板之一。
為了解決國產伺服系統存在產品體積大、運行精度低、響應速度慢、用戶體驗差等問題。格力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用高性能伺服電機及驅動器,對提升我國整體智能制造水平非常有利。董明珠認為:“真正的核心科技是買不來的,想要掌握核心科技,必須要通過自主研發,因此格力自主研發的伺服電機系統價值很高,意義深遠。”
那么,這款堪稱為國貨之光的格力工業機器人用伺服電機,究竟有哪些不凡之處?
01.超低轉矩脈動,定位精準

眾所周知,伺服電機的定位精度是一個重要的指標,而轉矩脈動是保證定位精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格力工業機器人用伺服電機通過自主研發的低齒槽轉矩與轉矩脈動系統設計技術,進一步提升伺服系統的控制精度,有效電機的齒槽轉矩、轉矩脈動性能,可與業界一流企業(日本安川、三菱)媲美。
02.結構緊湊,反應靈敏
傳統的伺服電機均采用通用制動器,結構固化,電機小型化受限。為此,格力自主研發制動器,創新性地使整個伺服系統發揮整體協同設計作用,使電機結構更加緊湊。針對傳統伺服系統動態響應速度慢,電流控制速度與精度無法兼顧的問題,格力通過伺服系統高性能電流環優化設計技術,使整個系統可以兼顧電流控制的速度和精度。
03.實現小型輕量化

傳統的伺服電機均采用通用制動器,結構固化,電機實現小型化受限制。格力自主研發制動器,發明了制動器與電機本體集成化設計技術,有效縮短電機軸向長度,使電機結構更加緊湊,促進機器人的小型化及輕量化。
04.優良的溫升特性,安全可靠

隨著電機功率密度提升以及結構小型化,電機溫升超標成為了主要的瓶頸。格力工業機器人用伺服電機采用的軸向傳熱路徑系統設計技術,在保證伺服電機的高功率密度、小型化的同時,將電機溫升控制在合理范圍。
早在2013年,格力就積極響應國家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號召,正式進軍高端裝備、精密模具領域。經過長期深耕,目前格力智能裝備主要業務及產品涵蓋數控機床、機器人、物流倉儲、節能環保、工廠自動化等五大領域,可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智能工廠“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在數控機床領域,經過多年攻關,2019年,格力突破了“高性能直線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技術”,該技術在技術創新性、實用性等方面表現突出,經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中,伺服電機功率密度、過載能力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一項目成果是我國制造業具有國際核心競爭力的體現,有利于提升我國整體智能制造水平。
進入“十四五”時期,新發展格局下對于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國民企業,格力始終堅持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并不斷以自主核心技術為中國的工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為更多中國企業賦能,走出國產裝備“強心”路,助推中國制造加速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