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全球漲價潮來襲本土品牌更具性價比
2022-10-27 來源:- 作者:-
北京一名工業機器人行業從業人員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其所在公司供應商分布在海內外,好多供應商也要從11月開始漲價,幅度達到了30%,“再加上匯率,其實成本已經非常高了”。
工業機器人漲價潮仍在繼續。日本工業自動化巨頭三菱電機近日宣布,自2023年2月1日起對旗下全線產品進行漲價,漲幅為10-20%。其中,工業機器人將漲價15%、工業電腦漲價20%。對于漲價原因,三菱電機給出的解釋是,產品的主要材料成本持續維持在高位、加上物流費用上漲,雖然三菱電機致力于實施生產優化等降低成本的措施,并盡力確保原料和產品的穩定供應,但實在是“難于維持現有價格不變”,因此決定漲價。

*原材料漲價波及供應鏈
2022年開年以來,工業機器人行業漲價潮迭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全球通貨膨脹,大宗商品行情上漲,銅、稀土、硅鋼、鋁等大宗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抬升了工業機器人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受國際形勢影響,今年海外零部件和芯片的供應量大幅下滑,使得國內機器人生產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得到影響。北京一名工業機器人行業從業人員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其所在公司供應商分布在海內外,好多供應商也要從11月開始漲價,幅度達到了30%,“再加上匯率,其實成本已經非常高了”。作為打響國產機器人漲價第一槍的匯川技術,今年3月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產品價格整體上受兩個因素影響:市場需求和原材料供給形勢,“對于公司來說,目前主要還是受原材料供應形勢的影響”。芯片方面,在機器人領域,芯片通常被用于控制系統和伺服系統上。一臺工業機器人一般需搭載MCU(微控制芯片)、DSP(數字信號處理芯片)等芯片。不過在智能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光伏等新能源等行業高速發展的態勢下,芯片廠商大多選擇這些預期“錢途”更廣的行業,戰略性延后增長緩慢行業的交貨排期,比如機器人行業。也就是說,芯片廠商會選擇在新能源等行業把產能“拉滿”,有余力之后,再勻到別的行業,芯片等關鍵物料的供需失衡,價格隨之上漲。前述北京機器人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雖然不清楚芯片廠商的決策邏輯,“但是實際情況確實是他們會優先給采購量大的廠商,比如車企供應”。該人士還提到,目前原料的供貨周期也非常長。??低暀C器人一名工作人員也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外資品牌的產品現在貨期也比較長。這直接影響相關公司業務穩定性。在今年6月的調研紀要里,位于中國工業機器人第一梯隊埃夫特談及二季度受疫情影響情況時分析,公司大部分制造資源在蕪湖,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但公司供應鏈主要在江浙地區,同時部分二級物料、三級物料來源于海外,如公司采購的電機的一些部件、控制器的一些芯片需要從國外進口,疫情帶來的江浙地區物流受阻、上海進口物料無法按時提貨,對公司機器人業務有一定影響。“供貨周期長意味著項目執行周期長,資金流轉不動,小公司資金管理能力太受考驗了,”上述北京機器人行業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感慨。
*漲價潮下本土品牌更具性價比
漲價的底層邏輯一方面是為了對沖成本,另一方面也由市場競爭決定。不過,對比今年國內外工業機器人廠商的漲價幅度可以發現,國外機器人品牌的漲價幅度大多是10%左右,國產機器人品牌的漲價幅度大多是2%-8%。中航證券指出,工業機器人整體需求旺盛,上半年行業增速下滑明顯主要系4-5月份疫情影響生產和交付,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機器代人大背景下制造業對自動化的需求仍在提升,我國國產工業機器人部分核心零部件已具備本土替代能力,漲價潮下更具性價比,看好本土品牌的成長性。匯川技術是今年4月第一家提價的本土工業機器人廠商,《科創板日報》記者此前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匯川技術投資者關系處,接電人員表示,短期內對于公司業績可能影響不大,“因為相對外資品牌,本土品牌目前這個漲價幅度,性價比還是存在的”。根據MIR DATABANK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出貨量超13萬臺,20強里外資企業仍占多數,共有8家國產廠商上榜。受益于光伏、鋰電行業高景氣對工業機器人需求的大幅提升,國產廠商埃斯頓、匯川技術、埃夫特今年上半年出貨量快速增長,有效促進排名提升,埃斯頓和匯川技術成為唯二躋身前十的內資企業。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