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機器人產業:“長袖善舞”向未來
2023-4-3 來源:- 作者:-

蕪湖市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記者徐旻昊攝
走過十年,蕪湖機器人產業目前正劍指千億元產值目標。去年底,蕪湖機器人產業發展集團揭牌成立,著力打造“國內最具競爭力、國際具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3月23日,“2023年第十三屆中國國際機器人高峰論壇暨第九屆恰佩克獎頒獎儀式”新聞發布會在深圳舉行,宣布恰佩克頒獎儀式永久會址落戶蕪湖。
創立于2014年,以捷克科幻小說家恰佩克命名的恰佩克獎是中國機器人行業最權威、最重要的獎項,被稱為機器人行業的“諾貝爾獎”,今年將是連續第五年在蕪湖舉行頒獎儀式,其頒獎儀式永久落戶蕪湖,正是對蕪湖機器人產業的充分肯定。
10年來,蕪湖市勵精圖治,瞄準新賽道,搶占新“風口”,建成全國首個國家級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區,形成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系統集成、人工智能及特種裝備的機器人全產業鏈條;蕪湖機器人基地連續4年位居“全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分類考核”榜首,成為全國機器人產業版圖中一支表現搶眼的生力軍。2022年,蕪湖機器人核心企業超過200家,規上工業企業100多家,規上工業產值突破300億元。
促集聚
產業“森林”枝繁葉茂
一只只機械手臂靈巧翻轉,精準地完成抓取、焊接等一連貫動作……走進蕪湖機器人龍頭企業埃夫特公司生產車間,一個個形態各異的機器人正在進行“上崗”前的最后測試,它們將從這里發運到全國各地的生產車間,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將稀缺的人力資源從簡單重復的勞動崗位上解放出來。
作為蕪湖機器人產業園龍頭企業,埃夫特原本是奇瑞汽車設備部一個不起眼的板塊,最初搞機器人是為了滿足汽車生產線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從2008年第一臺焊接機器人的誕生,到總體產能在國內機器人園區中率先突破1萬臺、2020年7月科創板上市,埃夫特以“‘智’造智能化裝備,解放人類生產力”為己任,開啟蕪湖人制造工業機器人的夢想,在蕪湖機器人產業基地這塊沃土上茁壯成長,向著成為國際一流的智能化裝備提供商的目標砥礪邁進。
始于夢想、基于創新、成于實干——埃夫特的成長史,亦是蕪湖機器人產業基地一路走來的鮮明特征。2013年,蕪湖市搶抓機遇,順時而動,以鳩江區為核心區,規劃建設蕪湖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基地,重點布局發展機器人整機、核心零部件、外圍配套設備及工業自動化裝備,并啟動建設規劃面積3.53平方公里的機器人產業園。
10年來,依托國家級試點和省級基地的雙疊加政策,蕪湖著力推動機器人產業集聚發展。截至目前,基地已集聚上下游企業約220家,建立起完整的產業生態,率先形成全產業鏈集聚發展態勢。
今天的蕪湖機器人產業園區,工業機器人不再是“一枝獨秀”,而是呈現出眾木成林、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服務機器人方面,以無人駕駛和人工智能技術為發端,酷哇、南博、京東等企業自主研發的服務機器人產品參與城市保潔、衛生防疫、科教實驗、社區服務、智能導航等多種城市服務應用場景;核心零部件方面,控制器、驅動器、減速器、伺服電機、末端執行器、智能識別系統實現自主可控,埃夫特機器人國產化率突破50%;系統集成方面,深入挖掘多行業應用前景,信義“雙鏈+智能制造”項目落地,整合玻璃深加工產業鏈各環節企業,形成玻璃自動化行業應用示范;人工智能方面,中國視谷落地蕪湖,已入駐天馬汽車電子、澤潤云、安恒信息等龍頭企業,形成新的智能經濟增長極。
重創新
核心競爭力不斷夯實
在蕪湖城東的街頭馬路上,時常能看到“酷哇機器人”的智慧環衛車駛過。成立于鳩江經濟開發區的“酷哇機器人”,是一家由上海交通大學幾位同門師兄弟聯合創立的自動駕駛企業。多年來,“酷哇”高度重視自主創新,目前已匯聚近千名全國頂尖的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家和資深工程師。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成熟,“酷哇”注意到低速場景對無人駕駛車輛的需求和落地優勢,并率先從環衛場景入局。2018年4月,公司與環衛龍頭企業中聯環境共同發布了全球首臺全路況清掃、AI智能路徑規劃的無人駕駛掃地車及清掃機器人,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智慧環衛服務體量最大的企業之一,推出了多款大、中、小型全系列無人環衛車,最大噸位達25噸。產品涵蓋自動駕駛灑水車、自動駕駛洗掃車、自動駕駛垃圾車等,全面滿足城市主干道、輔道、背街小巷的環衛清潔需要。與此同時,“酷哇”在城配物流、城市出行等領域加快布局L4級自動駕駛產品和服務,均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商用成果。
蕪湖機器人產業始終堅持自主創新,一方面支持埃夫特等整機龍頭企業通過引進核心研發人才、加強與高校院所協作攻關等方式,突破工業機器人整機核心控制技術;一方面實施機器人核心技術攻關行動,著力在核心零部件、集成應用等重點優勢領域率先實現“卡脖子”關鍵技術突破。
目前,蕪湖機器人產業科技創新實力顯著提升,基地擁有省級以上研發平臺39家,其中國家級創新平臺10家,其打造的皖江人力資源實訓基地及安徽工程大學國際工程師學院,持續為基地輸出高質量人才,并與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卡耐基梅隆大學等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開展合作。
2022年8月,蕪湖首批遴選行健、埃夫特、哈特等3家企業和院所發布的技術難題,以“揭榜掛帥”形式,面向社會公開募集解決方案,首個揭榜掛帥項目“機器人自動焊接質量智能在線檢測與實時優化項目”已由上海交通大學揭榜攻關,技術難點正在突破。
謀發展
拓路前行未來可期
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發布的信息顯示,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機器人市場,每年新安裝的機器人數量最多,成為推動全球機器人產業穩步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有1400萬臺機器人投入使用。
放眼未來,如何推動機器人產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在新賽道上塑造“蕪湖智造”新優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蕪湖機器人產業基地將依托“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同步發展服務機器人、延伸發展智能制造裝備、融合發展人工智能、探索發展‘機器人+應用’”的發展思路,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聚焦產業細分領域,重點突破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核心技術、基礎共性技術和薄弱環節,提升機器人精密、高端零部件制造水平,將機器人產業基地打造成為全國最具競爭力、國際具有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在機器人行業中占據不可替代的地位。到2025年,力爭規上企業達到150家,基地產值突破500億元。
為此,蕪湖確定了5條清晰的行動路線——
引培結合,壯大產業規模。圍繞產業鏈推行精準式招商,并鞏固骨干企業發展優勢,培育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機器人領航企業。
加大創新力度,加強核心技術攻關。由政府搭建常態化對接機制,牽頭建立技術聯盟,合力攻破關鍵共性技術。同時,實施機器人關鍵技術“揭榜掛帥”。
打造產業人才集聚高地。發揮“紫云英人才計劃”對人才的吸引優勢,面向全球加大關鍵領域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
深化應用推廣與示范項目。加快智能化改造應用,實施一批效果明顯、帶動性強的試點示范項目,打造一批可復制的典型應用標場景。
提高公共服務和配套能力。加強金融支持,再增設2只至3只專項基金,促進項目孵化、產業發展。
2022年底,蕪湖機器人產業發展集團揭牌成立,重點發展技術創新中心、檢驗檢測中心、機器人人才培養中心、機器人金融服務平臺、機器人創新創業平臺等五大平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蕪湖將持續推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搶占機器人產業制高點,為“中國智造”貢獻蕪湖力量。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