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3000多天后,機器人市場為什么開始變“冷”了?
2023-11-2 來源:- 作者:-
過去幾年間,機器人成為幫助各企業復工復產和快速發展的重要工具。在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巨大需求牽引之下,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各個不同領域都取得了亮眼的成果,產業迅速發展。
2021年12月,中國政府聯合15家機關部門發布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機器人產業規劃的重大意義并提出了機器人產業規劃的目標,將中國機器人產業再次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今年正是“十四五”政策實施的關鍵一年。如今,“十四五”過半,機器人產業發展情況如何?

從融資市場看,中國機器人網在整理近期融資事件時發現,今年以來,融資事件明顯變少,披露金額也不及從前。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機器人領域發生的融資事件300余起左右,融資金額過億事件超100起,總融資金額超300億。(注意,本文中所提到的融資僅涵蓋主攻機器人相關應用的國內企業,具體包括服務、工業、醫療、無人機等領域,下文相同。)
其中,上半年1~9月機器人行業融資市場相對火熱,年中到年尾相對平緩,投資方更偏向中高端技術門檻,主要發生在工業機器人相關、醫療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三大領域。其中工業機器人相關領域發生融資事件企業數量最多,其次是醫療機器人領域,再是服務機器人領域。
盡管受限于疫情等外生因素,在整體經濟形勢相對低迷的背景下,機器人行業在2022年仍然表現出較為強勢的增長力,市場規模破1000億,融資金額破300億。疫情的反復爆發催生了多領域對無人化、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力及勞動力的旺盛需求,使得整個機器人產業呈現健康走勢。
讓我們將視線轉回到今年,截至6月30日,今年國內機器人行業融資事件共63起,已披露金額的融資事件中億元級融資18起,融資金額總計約在50~60億元之間。與去年相比,明顯下降。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獲得融資的國內機器人企業主要分布于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與工業機器人領域。上半年機器人賽道僅出現1筆超10億元融資,也是單筆融資金額最高的融資。融資方為聯合飛機,融資金額達到12億人民幣,其主要業務為工業無人機研發。
為何今年以來的機器人融資市場不如以前?
根本原因,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外需增長乏力。
2023年的特點是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近期,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器人工作部牽頭對《“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實施中期開展了評估工作,綜合各方面意見形成了評估報告。
評估報告顯示,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帶來當前不確定性,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國博弈日趨激烈,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23年4月份《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顯示,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降至2.8%,比2022年10月份的預測數值下調0.4個百分點;世界銀行在2023年6月份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1%下降至2023年的2.1%,其中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預計將從2.6%下降至0.7%,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預計從4.1%下降至2.9%。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機器人市場需求動力有所下降,機器人產業發展必然受到一定的制約和影響。
另外,今年上半年,機器人行業原本的銷量主力行業如電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醫療等,需求出現萎靡,受下游景氣度影響短期承壓,機器人市場增長放緩。
雖然各種因素對今年上半年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是總體來看,在國內各方共同努力下,機器人產業發展還是穩步推進的,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國產機器人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工業機器人邁進,應用深度廣度加速拓展,落地場景日趨豐富。據MIR數據,繼今年第一季度國內工業機器人內資市場份額突破40%、外資市場份額首次跌破60%后,內資工業機器人企業市場份額還在攀升,上半年達43.7%。
在政府領導與“機器人+”等國家政策的落地實施情況下,國產替代邏輯愈發明確,內資龍頭正在加速趕超外資品牌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國產崛起正當時。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