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人形機器人加速商業化落地,預計下半年進門店展示
2025-4-28 來源:- 作者:-
近日,美的集團宣布其人形機器人即將邁出商業化的重要一步,距離上一次公開亮相不足40天。據可靠消息,美的與庫卡聯合研發的類人形機器人預計將于今年5月正式入駐工廠,執行機器運維、設備檢測及搬運等任務。
美的中央研究院智能技術與應用研究所所長、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負責人奚偉透露,這款機器人不僅將在工業領域大展拳腳,還計劃在今年下半年登陸線下門店,用于展示、產品介紹及制作咖啡等商業活動。奚偉強調,今年美的將主要致力于全人形及類人形機器人的產品迭代,力求通過不斷優化提升機器人的各項性能。
在談及家電機器人化方向時,奚偉表示,美的將結合機器人與AI技術,打造具有差異化的創新平臺,并在空調、烤箱、洗地機等產品中進行實踐探索。他坦言,盡管目前人形機器人已具備一些基本能力,但仍需在電池續航、關節輕量化、數據采集及仿真等方面不斷突破,預計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
回顧今年3月中旬,美的集團的人形機器人“樣機”首次亮相,便以其握手、比心、跳舞、打螺絲等多樣技能吸引了廣泛關注。這款機器人能夠準確理解并執行語音指令,展現出強大的交互能力。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TO衛昶曾表示,美的正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研發,雖然制造整機并不難,但真正解決用戶痛點、難點,還需深入挖掘應用場景。
據悉,美的早在2015年便已涉足機器人產業,并于2022年完成了對庫卡的100%股權收購,這一舉措使美的在全球工業機器人行業中躋身前四。2024年,美的正式對外宣布進軍人形機器人業務,成為國際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重要一員。

在“科技領先”戰略的指引下,美的持續加大在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研發投入。2024年,美的研發支出高達162億元,占全年費用的4.0%。過去五年內,美的累計研發投入超過600億元,擁有超過23000名技術研究人員,其中碩博學歷人員占比超過7000人。
美的的機器人研發主要聚焦于三大方向: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人形機器人本身以及家電機器人化。奚偉表示,目前美的在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自動化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其6家燈塔工廠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8%,單位成本降低了14%,訂單交付周期縮短了50%。未來,隨著人形機器人的加速落地,將進一步推動制造工廠的柔性化、自動化水平。
奚偉還透露,人形機器人在工廠中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打螺絲、端子插接和面板裝配等。他期望通過多模態、端到端的具身智能大小腦技術,實現機器人對復雜任務的操作。其中,機器人大腦負責任務推理,將復雜任務分解為小技能;而機器人小腦則通過多模態VLA大模型、模仿學習、強化學習等技術,實現多場景下的復雜運動及操作技能。
在智能化家電領域,奚偉認為,從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還面臨諸多技術挑戰,如傳感器信息不足、邊端側算力和推理能力有限以及機器人技術普及程度不高等。因此,美的計劃利用具身智能、本體自學習等能力,不斷擴展產品技能,提升為用戶服務的能力,讓機器人成為家庭中的新價值點。
對于大小腦融合的問題,奚偉強調,將機器人的大腦和小腦分開是更優的選擇。如果兩者合并,將極大地增加算力消耗,并對續航能力構成挑戰。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大腦和小腦是分開運行的,這樣才能保證高效運算。
在知識產權方面,美的同樣表現出色。2024年,美的新增全球授權專利量超過1.1萬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超過5000件。截至2024年底,美的全球專利申請量已超過15萬件,專利授權維持量超過9萬件。美的還積極參與技術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工作,2024年新增參與230項技術標準制定或修訂,包括14項國際標準、106項國家標準等。
美的表示,盡管在專利數量上處于家電企業前列,但公司更注重高質量的研發專利。美的已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發體系流程,包括研發一代、儲備一代、開發一代,以確保技術的創新性、穩定性。同時,美的還強調,要在各個方向上布局核心技術專利,以更好地觸達市場反饋,形成產品迭代。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