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_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_毛片网站多少

  為機床工具企業提供深度市場分析                     

用戶名:   密碼:         免費注冊  |   申請VIP  |  

English  |   German  |   Japanese  |   添加收藏  |  
特種加工機床

車床 銑床 鉆床 數控系統 加工中心 鍛壓機床 刨插拉床 螺紋加工機床 齒輪加工機床
磨床 鏜床 刀具 功能部件 配件附件 檢驗測量 機床電器 特種加工 機器人

特種加工機床

電工電力 工程機械 航空航天 汽車 模具
儀器儀表 通用機械 軌道交通 船舶

搜索
熱門關鍵字:

數控機床

 | 數控車床 | 數控系統 | 滾齒機 | 數控銑床 | 銑刀 | 主軸 | 立式加工中心 | 機器人
您現在的位置:特種加工機床網> 加工與維修>基于UG的機座注塑模設計與數控加工
基于UG的機座注塑模設計與數控加工
2018-2-7  來源: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材料工程學院   作者:董海東



  
      摘要:針對機座的結構特點,在UG8.5的軟件平臺上,利用UG/MoldWizard模塊,采用一模二腔方案,設計與產品參數相關的三維實體注塑模具。利用UG/CAM模塊,分析了模具型腔的數控加工工藝,生成刀具加工軌跡并進行模擬仿真,最后生成數控程序。結果表明,實現了模具設計與制造的一體化,縮短了模具制造周期。
  
      關鍵詞:UG;MoldWizard;注塑模;數控加工
  
      0 引言
  
      當今,CAD/CAM/CAE技術在產品設計,尤其是模具設計當中的應用愈加廣泛。其中,uG作為集成化的CAD/CAM/CAE系統軟件,為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應用工具,這些工具包括產品設計、工程分析、繪制工程圖、模具設計以及數控編程加工等。
  
      對于注塑模具中比較復雜的型芯或型腔,利用UG軟件提供的uG/CAM模塊,可完成平面銑、型腔銑、固定軸曲面輪廓銑等數控編程,從而實現了模具設計與制造的一體化,使模具
在設計的同時就可進行制造階段相應的數控編程工作,縮短了模具制造周期‘1。 
  
      1 、塑件分析
  
      如圖1所示產品為機座,四周各有≯46 mm的連接孔,上部中央有高度為7 mm的突起部分,突起部分中部有18 mm的通孔。突起部分的右側設置17 mmX 7 mm×3 mm的筋板以加強支撐,筋板右側設置有妒18 1Tim的圓弧凹槽,其高度為8 mm。機座整體規格為98 mm×66 mm×15 mm,由于機座的外觀要求很高,不能有熔接痕、澆口痕和頂出痕等缺陷,決定采用側澆口即二板模結構,頂出機構采用推桿脫模。機座材料為ABS,密度為1.02 g/cm3,收縮率為0.3%~0.8%,ABS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3種成分組成,具有良好的表面硬度、耐熱(a)上部結構2模具結構設計要點性、耐化學穩定性、優良的成型加工性和著色性能[z]。應嚴格控制成型的主要工藝參數,選擇震雄JNl68一E螺桿式注塑機,螺桿直徑45 mm,螺桿轉速0~180 r/min,注射壓力147 MPa,鎖模力1 680 kN,直通式噴嘴,噴嘴溫度260~320℃,模具溫度80℃,注射壓力30~120 MPa,保壓力15~25 MPa,注射時間5~10 s,保壓時間5~10 S,冷卻時間10~20 S,周期20~40 S。
  
  
      圖1 機座
  
      2、模具結構設計要點
  
      2.1分型前準備
  
      要進行注塑模具設計,首先導人機座零件模型,如圖1所示,該模型是在UG/Model模塊中創建。接著建立模具坐標系CSYS,通常模具CSYS的原點放置模架的中心,足y平面是分型面,Z方向是脫模方向。然后選擇塑件的材料,定義收縮率,機座材料為ABS,收縮率大小為1.005。最后確定模具毛坯的大小為150 mm×115 mill×50 mm,并定義為一模一腔結構,如圖2所示[3]。
  
  
      2.2 塑件的分型設計
  
      分開模具能取出塑件和澆注系統凝料的面稱為分型面,在創建分型面之前,需要修補片面、建立分型線。分型面創建完畢,就可以自動創建型芯和型腔。

      2.2.1 修補片面
  
      在分型之前,如果塑件存在通孔或碰穿面,需要進行修補,才能保證順利分型。利用注塑模工具中的“邊緣補片”功能,對4個≯6 ITlm孑L、1個妒18 mm孔等5個開放區域進行補片,如圖3所示。
  
  
      2.2.2建立分型線
  
      分型線可采用自動或手工方式完成。對于本實例,采用自動搜索分型線,如圖4所示。
  
  
      圖4分型線
  
      2.2.3創建分型面
  
      分型面是用來修剪毛坯工件的片體,從而生成模具的型芯和型腔。MoldWizard提供的創建分型面的方式有拉深、掃描和有界平面等。由于圖2所示的分型線不在同一平面上,需要定義過渡點或過渡對象將分型線劃分成更小的分型段,然后把各分型段以不同的方向拉深成分型面,最后縫合成一個完整的分型面,如圖5所示。
  
  
圖5 分型面
  
      2.2.4創建型芯和型腔
  
      分型面創建完后,使用“抽取區域和分型線”功能,必須保證顯示的總面數等于型芯面數與型腔面數之和。然后MoldWizard可自動創建型腔和型芯,分別如圖6、圖7所示。
  
  
圖6凹模
 
 
 
圖7型芯
  
      2.3后續處理
  
      圖7型芯型芯和型腔創建完畢后,需要根據模具毛坯的尺寸選擇模架,模架必須把型芯和型腔嵌在內部,并留有足夠的外沿部分。澆注系統的設計,包括選擇定位圈和澆口套、設計分流道和澆口;然后進行推出機構和冷卻系統的設計等。最終的機座注塑模二維裝配圖、三維結構如圖8所示。
  
  
  
  
1.頂桿固定板2.頂料桿3.型芯固定板(B板) 4.小嵌件5.型芯6.型腔7.冷卻水管接頭
8.型腔固定板(A板) 9.定模座板10.定位環11.澆口套12.拉銷
   
圖8機座注塑模結構
   
  
      3、模具的數控加工
  
      數控編程的核心是計算刀位點,對于包含復雜曲面的產品,人工計算數控加工刀位點非常困難。而UG/CAM模塊可自動編程,從而產生數控加工代碼r4]。
  
      下面以機座注塑模的型腔為例,來分析其數控加工編程過程。
  
      3.1 型腔加工工藝分析
  
雖然UG/CAM模塊可自動編程,但用戶需要自行進行工藝的分析,工藝分析合理與否,影響模具的制造精度。具體包括:毛坯選擇、工藝路線擬定、刀具選擇和切削用量確定等。
型腔毛坯六面平整,尺寸為150 mm×115 mm×50 mm,材料為45鋼。擬定了如表1所示的工藝方案。
  
      3.2刀具軌跡生成過程
  
      (1)創建加工坐標系MCS,并指定安全平面,距離毛坯上表面10 mm,如圖9所示。
  
  
圖9創建加工坐標系MCS
  
表l 加工工藝方案
  
  

      (2)指定部件幾何體和毛坯幾何體。
      (3)創建刀具。
      (4)根據擬定的工藝方案,分別創建加工操作;生成的型腔粗加工軌跡如圖10所示。
      (5)仿真加工,所有的刀具軌跡生成完后,進行數控模擬仿真。結果如圖11所示。
  
圖10型腔粗加工軌跡
  
  
圖11 型腔模擬仿真加工
  
      3.3 后置處理
  
      經過刀具軌跡計算產生的是刀位源文件(簡稱CLSF),而不是數控程序,因此需要把刀位源文件轉換成特定機床能執行的數控程序,輸人數控機床的數控系統,才能對零件進行數控加工,這個過程即是后置處理。圖12為在采用三軸機床、FANUC操作系統下,利用UG/Post后處理生成的粗加工程序。
  
 
  
圖12粗加工程序
  
      4 、結論
  
      以UG/Moldwizard和UG/CAM模塊為平臺,完成了機座注塑模具的設計和模具型腔的數控編程加工。CAD/CAM/CAE技術在模具設計和制造中的廣泛應用,改變了傳統的產品開發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果,縮短了生產周期。
    投稿箱:
        如果您有機床行業、企業相關新聞稿件發表,或進行資訊合作,歡迎聯系本網編輯部, 郵箱:skjcsc@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