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這是今年前兩個月,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額同比增長的幅度。在3月份召開的CIMT2015新聞發布會上,用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秘書長陳惠仁的話說,“在目前行業整體低位運行的狀態下,出口成為少有的亮點!”
繼續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在出口目的地的排名中,美國以高達23.6%的增長幅度排名第二,這也充分證明了——制造業回流在美國方興未艾。究其原因,筆者總結為兩個方面。
從內因上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為重振美國制造業,奧巴馬政府推出再工業化戰略,并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制造業發展、回歸。如暫時取消或削減制造業原材料的進口關稅,對回流企業給予20%的稅收抵扣等。不止如此,政府采購也被嚴格把控,推行本土生產。危機后,奧巴馬政府為刺激本國經濟,再次強調購買美國貨,并在條款上增加了美國產品6%的權重優勢。
從外因上看,過去美國將產業大量轉移至中國,主要是看重中國勞動力成本低廉這一優勢。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勞動力工資呈現持續上漲趨勢。此外,土地、原料、能源等價格不斷攀升也進一步弱化了中國對美國企業來華建廠的吸引力,成為美企回流的原因之一。
波士頓咨詢集團不久前的一項調查表明,37%的美國企業正計劃或積極考慮把工廠從中國遷回美國。以蘋果公司為例,其官網中的供應商信息頁面顯示,Quanta Computer廣達的美國工廠,已經成為Mac電腦的最終組裝廠商。而根據計劃,從新品設計到芯片生產,蘋果將把越來越多的生產能力遷移回美國本土。
那么問題來了,應對美國制造業回流機床廠商哪家強?在3月份的臺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上,百德機械的總經理廖子恩對筆者談到,由于一直在歐美市場耕耘,他們已經敏銳地覺察到美國制造業回流后,由于美國學校里機械專業的學生不多,擁有制造業專業技能的人才很多又已經退休,所以美國對自動化的需求會越來越高。為此,百德特意展出了一臺MF400 U Cell。它擁有40個工作臺,可應用于多產業加工,能夠有效執行夜間無人作業,即時解決工件變化問題與處理多樣少量的制程需求,還可以與智慧手機互通訊息,遠端監控機臺加工,達到無人化智能型自動化加工。
那些徐圖分美國制造業回流一杯羹的機床廠商,是否應該向百德學習,及時做到 “春江水暖鴨先知”?
百德機械的總經理廖子恩,其身后即為MF400 U Cell
網友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